缅甸鸿泰娱乐官方客服: 端砚,名列我国四大名砚,至今已有1300多年前史。走进端砚博物馆,九龙砚、《天道》砚、中华宝鼎砚等多个对中华传统文明有着深远形象的端砚作品正在展出。
在唐代,诗人李贺曾用“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道出了制砚演员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端砚石开采的艰辛。端砚研墨,下墨如风、发墨如油、储墨不涸、冰寒不凝、研墨不滞,是文人们最知心的伴侣。
广东省端砚协会会长王建华介绍,端砚的砚石特别的好,它的硬度很适合进行雕琢。墨条在磨墨的时分,可以把砚石的一些成分融在了墨汁里,会显得柔润发亮、层次分明。到了宋代的时分,已经有了宫殿砚。听说,当朝的皇帝下令在端州定制9000方端砚,3000方是宫殿砚运用,3000方用于恩赐大臣,3000方是留下来今后再用。所以,在那个时期端砚已经成为进贡很重要的东西。
端砚的制作一般需求通过采石、维料、规划、雕琢、打磨、配盒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非常考究。制砚演员要根据砚石的质量及石品斑纹来规划,决议砚堂的尺度和形状。在砚堂周围构思规划图画纹饰,同时统筹砚堂周围的石材状况。如凹凸状态、石皮、石瑕等各项因素,进行整体构思规划。一般来说,名贵的石品斑纹需求留在砚堂,大小适中、位置显着,以保证端砚的实用功能。
端砚博物馆坐落我国端砚文明村内,是一个集端砚前史文明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归纳性文明场馆。馆内现展出古今端砚、摆件展品近400方,以及拓片书法、国画和文房用具等展品一批,是目前国内以端砚为主题最大的博物馆。
端砚博物馆馆长连剑宇介绍,近年来,他们不断丰厚收藏藏品、提升收藏质量。端砚雕琢融入了大量现实题材,如2008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世博会等元素。端砚成为肇庆的文明手刺,并被归入中小学教育体系,推广端砚文明。
安徽歙砚:以刀为笔 刻石成画
播映视频
画中画
砚台对我国的文人而言不仅仅是实用,还考究造型和韵味。制作歙砚的石材具有多种天然纹路,分为金星、金晕、罗纹、眉纹、鱼子5大类100多个种类,这给歙砚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灵感。在能工巧匠的手中,歙砚不仅是一方砚台,更是一种艺术品。
歙砚的制作工序繁杂,以雕琢艺术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画规划、雕琢、打磨等多道工序构成。除了石材自身特质外,创意、工艺是制作一方好砚最重要的。雕琢者必须因材施艺,据不同的石质、形态、纹路精心构思、奇妙布局,才能将天然的纹路颜色打造出美丽的意境。
以刀为笔,刻石成画,一雕一琢,将自然和技艺完美地结合。在一方砚中,浓缩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明,在千年时光流转中,代代传承,在新时代发扬光大。